專題文章

投訴Kiss有理?

參考編號: SP20211111

  • 日期2021年11月11日
  • 類別 親子王《親子談性樂》專欄
  • 對象 家長 教育工作者
  • 作者教育組 陳健怡
  • 主題 性教育, 家庭性教育

今天琳媽不用上班,難得有假期,她決定給寶貝女兒一個驚喜,悄悄到達幼稚園門口接她放學。「Hello琳媽!很少見到你呢。今天休息嗎?」智媽是全職媽媽,每天接送小智上學,正想與琳媽交談之際,放學的鐘聲響起,小朋友已經急不及待跑出校門。

「媽媽!你怎會在這裏?」琳琳一看見媽媽,樣子又驚又喜,並隨即舉起雙手撒嬌,希望媽媽抱抱。「媽媽今天休息,不用上夜班,所以特意來接你放學呢。來,先跟小智媽媽打聲招呼。」正當媽媽們開始寒暄、小朋友各自玩樂時,英文科的外籍老師Timber出現,他拿着背包,親切地跟小朋友揮手say goodbye,然後便走向在門口等了良久的女朋友面前,親了她的面頰一下,雙雙拖着手愉快地離開。此時,智媽眉頭一皺,特意用身驅遮擋小智的視綫,不想讓孩子看到Timber老師的舉動,並開始碎碎唸:「有沒有搞錯?為人師表,行為都不檢點一下。」

 

媽媽的處理方法大不同

「媽媽,媽媽。剛才Timber老師在做甚麼?」小智和琳琳異口同聲地問。其實他們一直在媽媽背後目睹一切,二人都很好奇,為甚麼Timber老師的行為會令智媽生氣。兩名媽媽互望了一下,各自作出認為適當的處理。

智媽媽拖着小智走到校務處,跟在場的老師和校長反映,言談間語帶激動地說:「小朋友看到會有樣學樣,這樣親吻女同學怎樣辦?我明白外國人比較開放,但小朋友不懂分辨,最好還是叫Timber老師檢點一下吧!小智,千萬不要學Timber老師一樣,於公共場所親吻女孩子呀!」

琳媽媽則留在原地,蹲下來細心地跟女兒說︰「剛剛那位是Timber老師的女朋友,她特意來接老師放學呢!有時候,與熟悉和親近的人見面,也會親親面頰,所以我們便看到剛才那一幕。」「為甚麼平時我們好朋友之間不會這樣打招呼?」

「因為我們與不同的人相處,會定立不同的親密界綫。如果是普通朋友,我們一般會握手示好;如果是好朋友,也許會親密一點,搭膊頭或手牽手;如果是非常親近的親人或戀人,我們才會親親大家。好像媽媽也會親你一樣喔。」琳琳與小智在不同的地方,同一時間望着媽媽,點點頭。

 

輕鬆解釋或效果更佳

不知道你認同哪位家長的做法?很多時候,跟孩子談親密舉動,大人都會顯得避忌、不知所措,甚至認為不應過早讓小朋友接觸相關話題,以免他們有超越界綫的舉動。其實,孩子對不同事物感到好奇是正常不過的事。如果他們平常的提問都可獲得答案,唯獨牽涉性的問題就被拒絕,反而令他們更好奇,更想從不同渠道獲得解答。因此,家長與其避免孩子接觸,倒不如輕鬆地向他們解釋何時可以有親密舉動,藉此建立正面的性態度,亦有助促進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