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同理心像夢一樣遙遠?

參考編號: SP20200925

  • 日期2020年9月25日
  • 類別 親子王《親子談性樂》專欄
  • 對象 家長
  • 作者教育組 李婉嫺
  • 主題 性教育, 家庭性教育

這刻,萃華的情緒很是低落。

一天之內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萃華有仿如悲劇人物的遭遇:母親病重入院、丈夫搞婚外情、公司面臨倒閉……面對這些難以接受的巨變,萃華頓感晴天霹靂,明明昨天好端端的,怎麼會突然變成這樣?她一個人該如何面對這些考驗?忽然,有一小手緊握著萃華的手,暖暖的、安穩的,逐漸令萃華平靜下來。在一片迷霧之中,萃華卻難以看出小手的主人是誰。

「請問是誰握著我的手?」萃華輕聲問。

「你認不出是我的手嗎,媽媽?」小手的主人說。

「晶晶?你是晶晶?已經這麼晚了,怎麼還不去睡呢?」媽媽始終是媽媽。

「看到媽媽這麼難過,晶晶不忍去睡,晶晶想陪媽媽。」

聽到晶晶說出這麼窩心的話,萃華不置信的說:「你…真的是我女兒嗎?」

萃華想起前幾天晚上,她看韓劇的結局看得甚心酸難過,兩次偷偷拭淚時都被女兒看到,第一次晶晶的反應語帶取笑並大聲說:「媽媽哭了!媽媽哭了!」,第二次則帶點厭惡,說:「媽媽你又哭了,很煩啊!」所以,這夜晶晶突然變得那麼貼心,實在令萃華難以置信。

其實,8歲的晶晶一直是萃華眼中的開心果,只要看到女兒就會感到寬心;可是近來卻察覺到女兒愈來愈自我中心,既不能體諒別人的情感表現,又不能接受他人的批評,這個開心果似乎是個缺乏同理心的孩子。

「你怎麼會知道媽媽很難過呢?」萃華試探說。

「今天媽媽的話不多、胃口不好,好像滿懷心事的,我就知道媽媽不開心了。媽媽,無論發生什麼事,我也會一直陪著你的。」晶晶繼續握著母親的手說。

萃華知道自己正置身夢境。現實中,母親沒有病重、丈夫無婚外情、公司亦沒有倒閉。可是,晶晶做個貼心的孩子,難道只能在夢中實現嗎?

不要氣餒,哈佛醫學院副教授Helen Riess於2018年底出版的The Empathy Effects中指出,同理心的傾向其實是與生俱來的,只是受著成長環境的影響,令每個人的同理心有不同面向,家長可藉著後天的教養及環境氛圍,協助孩子培養同理心。以下分享兩個重點:

 

  • 以身作則做孩子學習的模範

 

家長於日常生活展現出對人的尊重與關懷,讓良好的感受在孩子心中累積,一方面可以影響孩子的行為,亦有助家長教導子女良好的品德和價值觀。至於如何向子女表達同理心,可以透過了解及肯定孩子的感覺,亦可以對其情感需求給予正面回應。例如,當孩子告訴你很討厭某位同學時,你要先了解其原因,而並非只管說不要排擠同學。

 

  • 鼓勵孩子認識情緒並說出感受

 

觀察力對培養同理心來說很重要,能夠解讀對方的情緒,才能產生同理的行為表現。家長不妨多向子女表達感受,並從生活中多與孩子溝通,協助孩子體會他人的情緒及想法。要是孩子不太懂表達情緒,或不懂閱讀他人的感受,可考慮使用情緒卡,加強孩子對不同情緒的認識與理解。父母應該從小就協助孩子表達感受,若未能及早建立彼此分享感受的習慣,當孩子愈來愈大就更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