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爸媽,你懂得處理嗎?

參考編號: SP20190430

  • 日期2019年4月30日
  • 類別 《學前親子》雜誌專欄
  • 對象 家長
  • 作者教育組 陳健怡
  • 主題 家庭性教育, 性騷擾, 性侵犯

初深是一個文靜的學生,平日喜歡與班中唯一的朋友—木貓結伴到圖書館,各自尋找喜歡的書籍,然後坐在最無人的角落,靜靜的消磨課後時光。有時候,木貓會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初深便報以微笑,她覺得木貓是一個有想法的人,而自己則是一位聆聽者。

 

今天,初深木貓如常地走進圖書館,稍有不同的事,她們同樣地被安放在流動書櫃上的《媽媽,你在哪兒?》書籍吸引。她們拿著它,挨著牆壁坐下,看到故事的簡介寫著:「嬸嬸對我做的每一件事,我也告訴爸爸了,但忙碌的他經常也要出差,有時候看他摸着頭,不知怎算的樣子,我紅了眼睛,把想說的話再一次往肚裡吞……」

 

初深,原來這是一個關於性侵犯的故事。」木貓細細聲說道,「主角明顯地不喜歡嬸嬸對她做的舉動,但爸爸為了生計,卻不得不拜託嬸嬸照顧女兒。老師經常說遇到不好的事情,要告訴信任的大人,但如果大人也不懂處理,那可以怎樣辦?」

 

初深木貓突如其來的問題嚇呆了。回想起兒時上補習班,有一位導師總是喜歡抱着同學教寫字,寫得好的,便會親他臉頰以示獎勵。初深很怕碰到這位導師,每每用眼神向站在玻璃門外的媽媽求救時,媽媽也會做「加油」的口型,希望初深專心上課。終於有一天,初深按捺不住,課後衝出來跟媽媽說:「媽媽,我不喜歡導師的獎勵。」

 

媽媽總算明白了初深的意思,但霎時間也不知所措,從沒有想過孩子對導師的行為,是這樣反感。但當下想到這所有名的補習班,學位得來不易,而且大部分學生在這裡上堂後,都考上心儀中學,又不想輕易讓初深退出補習班。最後,心裡十五十六的媽媽,回家跟爸爸商量事件。爸爸聽後,便立即打電話與補習社聯絡,反映導師的行為,並說會安排初深退學。爸爸放下電話時,語重心長地跟媽媽說:「老婆,我們為初深報補習班,是希望她知識有一定的基礎,將來可以成為有能力讓自己與身邊人快樂的人。但假若她童年已經活在陰影裡,我們豈不是早早斷送了她的快樂嗎?」初深那一刻覺得:爸爸有你在,真好。

 

初深,你有在聽嗎?」木貓初深的眼前揮一揮手,初深終於說到:「我想,未必每一位大人也懂得處理兒童性侵犯,如果可以的話,希望他們在未有事情發生前,先了解一些求助渠道,或預先上一些性教育的課程,這樣對孩子與父母也有得益。我明白父母辛勞工作,也是為了我們這些孩子著想,所以我們也要愛惜自己,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地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