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爸媽要離婚了

參考編號: SP20190329

  • 日期2019年3月29日
  • 類別 親子王《親子談性樂》專欄
  • 對象 家長
  • 作者教育組 鄧文婷
  • 主題 婚姻與家庭

家裡最近瀰漫著一片愁雲慘霧。從前,逢星期六晚是家庭夜,爸媽會與小思一同玩遊戲、看電影、閱讀等,一家人不亦樂乎。不過,最近這習慣悄悄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媽媽的低泣。雖然小思沒有多問,但從她的愁眉苦臉中,媽媽估計小思經已察覺到自己與丈夫的關係每況愈下。夜深與丈夫爭吵時,不論如何盡量壓低聲量,媽媽都留意到女兒在隔壁用枕頭蓋著耳朵。「這陣子實在難為小思了。」媽媽心想。「待離婚程序正式開始,我便會向她交代家裡的情況。不過,我該怎樣開口呢?」

婚姻關係破裂有時無可避免,若因擔心離婚會對子女造成負面影響而苦苦支撐,對子女的傷害可能更大。只要雙方向子女交代時準備妥當,以子女的利益為大前提,便可把離婚對子女的傷害盡量減低。以下為一些事前的準備︰

選擇合適的時間

當子女得悉你們要分開這消息時,定會需要很多的陪伴和支持,以軀走其內心的不安。因此最好預備充裕的時間,方便你們在交代後可繼續陪伴子女,避免在繁忙的上學/上班前匆匆交代。可以的話,最好是父母一同在場,而且要於事前談好與子女交代的內容,讓子女知道這是一個雙方共同的決定,保持子女對雙方家長的信任,避免不同版本的講法混淆了子女的思緒。

以簡單措辭表達

使用子女明白的字眼解釋情況,不用交代離婚的細節。將重點放在「我們」,如子女知道你們曾經有拗撬,可直接向子女承認並解釋當時的情況。例如「我和爸爸相處得不是太好,因此常常有爭執,不過我們不想再爭執了,所以爸爸決定搬出去,看看這樣我們會否相處得好一點。」事前應先商量清楚日後與不同住一方的見面安排,以便於當日一併告訴子女,讓他們知道自己仍會見到父母,相對感到安心。

強調不是子女的錯

事情發生後,子女最常見的想法是︰「是不是我不夠乖,所以爸媽要分開?」他們亦會以為,只要他們做些什麼,父母便不會分開。因此在解釋的過程中,一定要清楚告訴他們這是大人間的決定,與子女做的任何事情無關。

避免互相指責

當關係結束時,如發生財政問題或婚外情等情況,你可能會憤怒到想將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子女。但心理學家Leah Klungness指出,此舉只會令子女自覺被出賣,甚至被批評。例如當媽媽被標籤為「騙子」時,子女會覺得自己是媽媽生出來的,那自己亦可能是「騙子」了。不論雙方的關係如何惡劣,盡量記住對方仍然是子女的家長,你對對方的劣評反而會對子女有負面影響。

 

不論你們在交代離婚時如何準備就緒,表達清晰,子女在過渡期仍需多點關心,尤其當他們表現突然異常時,要多加留意他們的情緒,或了解他們是否有錯誤的期望,例如只要自己的表現改變,父母便會再走在一起。其中一個有效了解他們的方法,是一同閱讀相關的故事書。本會的活動及資源館備有不同家庭教育主題的繪本以供參考或外借,有需要時不妨與子女於親子時間一同到來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