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男女不大同?!

參考編號: NV050901

  • 日期2005年9月5日
  • 類別 專題文章
  • 對象不適用
  • 作者教育組 李明英
  • 主題 性別角色

當你聽到別人剛誕下小寶寶,第一個在你腦海出現的問題,很可能是:「噢!是男嬰還是女嬰呢?」區分了性別以後,我們對待小寶寶的方式很可能已出現差別。最明顯的例子,是為嬰兒購置毛巾或衣服時出現「男孩要淺藍,女孩要粉紅」的情況。再過十二個月左右,有性別研究進一步指出,父母在回應及對待孩子已有明確的性別差異,譬如說,給女孩的禮物(例如毛公仔)是甚少會給男孩的,而容忍男孩佻皮搗蛋的程度也較女孩為高。
 
我們時常說男女不大同。其實,西方的性別研究一直把「生物性別」(Sex)與「社會性別」(Gender)兩個概念區分而談。「生物性別」即是「雌、雄」,是基於解剖結構、性荷爾蒙和染色體的差別為準則;「社會性別」指「男、女」,是社會對兩性性格、行為的不同期望,即所謂男女皆有不同的性別角色,是關乎心理、社會和文化的。因此,兩性差異可以從生理角度(先天的)及社會/文化角度(後天的)來看。(註1)
 
從生理方面而言,男女就主要有染色體、性荷爾蒙及生殖器官的差異。先說有關生殖器官的差異,因為我們通常會以此區分性別:男性的外生殖器官是陰莖、包皮及陰囊;女性的是大、小陰唇及陰核。男性的內生殖器官包括睪丸、附睪、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及輸精管;女性的包括子宮、卵巢及輸卵管。
 
其次,每個正常的人體細胞內含有46條染色體,其中兩條為性染色體。假如是男性,其性染色體的組合是XY;如果是女性,其性染色體的組合是XX。至於男性的精子或女性的卵子,都只有半數染色體;精子的性染色體可以是X或Y,而卵子的性染色體就只有X。
 
至於性荷爾蒙,是指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睪硐素的總稱,會影響男女的性器官及發育的差異。無論男女,都會擁有上述所說的性荷爾蒙,其主要分別在於激素的相對比例上,例如,和男性相比,女性會擁有雌激素多於雄激素的比例。性荷爾蒙會影響男女身體發育的變化,特別是到了青春期,會出現各種生理轉變,譬如男孩會長鬍鬚,有射精、夢遺;女孩會有月經、乳房發育、妊娠能力等。
 
無疑,男女的「生物性別」是不同的,然而,兩性之間的差異不是單純基於生理差異,還包括了由社會/文化所建構的性別差異。近代的社會科學研究或性別研究均指出,XY或XX的染色體組合,雖然決定了人的「生理性別」,但與每個人學習成為某個「性別」或「性別角色」(Gender Roles) 的行為,並無必然關係。性別,可以說是社會、文化,甚至是政治、經濟所建構的;性別,其實是代表了社會對男女的不同期待與評價。
 
關於性別角色的模式,至今仍未有宇宙性的標準,不同的民族及文化,對男女性別角色有不同的定義和規範。不過,一般的理論都同意,我們時常假設男女的不同心理狀況、氣質、性格、能力或行為特徵等,是基於彼此不同的生理構造而造成,但其實,兩性在性格或行為的差異,往往是源於社會傾向將性別「類型化」,形成男女各有指定的「角色」,繼而再進一步定型化 (Stereotyping),成為一組結構化的、有關男生或女生性格特質的信念,即「性別刻板印象」(Sex Stereotypes)。而家庭的教養方式、學校教育及大眾媒體,更是強化性別意識的重要關鍵。
 
例如,為嬰兒購置淺藍或粉紅的毛巾沒有不對,只是,很多父母因為,養育孩子的過程是從這樣的性別區分基礎開始,以預設了的一些性別定型來教養。於是,從幼兒階段開始,男生就不斷被要求必須學習獨立自主,積極挑戰世界;女生要學習順從和照顧他人,建立持家美德和能力,以便將來從自己的家庭成功走入另一家庭。(註2) 又例如,在各種建構女性形象的廣告中,女性不是掌管柴米油鹽的家庭照顧者;便是利用三圍打動男性消費者的購買慾;再來是瘦身排毒和豐胸丸,強烈暗示女性假如皮膚不夠白滑、平胸腰粗是如何不濟,需要力挽狂瀾。
 
這種不同的教養、學習方式以至大眾媒體對兩性的評價,造成兩性在各方面的差異逐漸擴大,明顯的例子是:
 
男生數理能力較強,女生語言表達較好:
男生數理能力較強,很可能是和他從小玩的機械、可以拆裝組合的玩具有關,因為這些玩具對空間概念的訓練相當有幫助。女生要重視家庭生活,要學習助人、示弱、傾訴等特質,所以有較佳的語言表達和溝通技巧。(註3)
 
男生獨立愛支配,女生依賴容易順從:
一般而言,社會要求男女「應有特質」,包括:女生的依賴、溫婉、順從、細膩、被動、尋求安全感、欠主見、情緒化等;相對男生的獨立、剛烈、支配、粗獷、主動、愛冒險、果斷、理性等。而這些性別特質,又再推論至其他範疇,譬如身體特性、學業或職業的選取、家庭事務上的分工 (如:男生不理家務),甚至是兩性關係的型態 (男主外、女主內;男尊女卑)等。
 
無論是青少年、愛滋病或是性教育工作者,對性別角色或種種定型的醒覺是十分重要的。一些心理學家認為,早在幼兒兩、三歲開始,已出現對所屬性別的一份「自我知覺」:三歲的孩子,能正確知道自己是一個男孩或女孩,同時亦懂得把身邊的人分為男女。再大一點,更意識到無論是家庭或社會,對男女行為與其角色是有分別的,更盡量使自己的行為表現,與「社會性別」配合;以行動去顯示他/她所屬於的性別。到了青春期,少男少女渴望奠立成人身份,重新建立更符合成人世界的性別規範的形象。在這階段,青少年或會面臨社會的期待和評價壓力,性別意識就更加強化,或可能因此為他們帶來困擾和壓力。
 
無疑,男女性別的角色功能,既然深受社會文化影響,採用被社會大眾認可的方式,衝突固然會減少。不過,採取一成不變的態度,堅持傳統的男女性別角色定型,只會使孩子在成長中出現適應的困難。假如我們仍時常無意的強調男女不相同,要男性或女性「應該」發展符合該性別特質,並硬性認為男女必然適合社會上的不同「分工」,甚至對兩性有不同的對待標準;這將不是兩性潛能發展的最好模式,亦限制了兩性的發展空間。
 
因此,我們應為孩子建立有利於他們個性發展的環境,幫助他們成長,同時,在施予教育之前,先檢討自己的性別角色觀念是否有偏差,可有盡量提供青少年體驗兩性角色的機會,協助他們培養彈性及富適應性的人格。當我們本身不構成青少年成長的阻力,更能發揮輔導的角色,幫助青少年建立穩定的性別認同,對個人的性別感到自信及滿足,不會因為一些定型標準而產生自卑。
 
近年,不少人談到兩性平等教育;當中很多人將「平等」解釋成為「結果一樣」,誤以為兩性平等教育並不可行,因為男女「永遠不可能是平等的」,兩性之間有基本的生理差異存在,例如生殖器官、性荷爾蒙以至體格發展等。其實,每個人的基本氣質 (性格)、資質(智力)或生理條件也不相同;兩性平等教育的目標,在於發掘個人的潛能,免受限於性別刻板印象;讓人能夠適才、適性有所發展。(註4) 
 
   
註:
1. 見<家庭生活教育教師手冊>,1996,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74頁。
2. 見<談心說性 - 桃園縣兩性教育親子手冊>,2000,桃園縣政府,52-54頁。
3. 見<談心說性 - 桃園縣兩性教育親子手冊>,2000,桃園縣政府,58-59頁。
4. 見<跳脫性別框框>,1999,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18-19頁。
 
 
參考:
1.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1996) <家庭生活教育教師手冊>;第八章,「性別角色」。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74-82頁。
2.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1992) <家庭生活教育簡訊>;第廿八期,「性別角色」。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3. 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 (1999) <跳脫性別框框>;第一章,「差異與平等的辯證」。台灣:女書系列。9-38頁。
4. 桃園縣政府 (2000) <談心說性 - 桃園縣兩性教育親子手冊>;理論篇第二章,「兩性平權教育」台灣:桃園縣政府。52-77頁)

原載於:滋心話集 (NETWORKING VOICE) –「醫學專欄」  第七卷第三期 (200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