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玫瑰少年葉永鋕事件」

參考編號: MP080109

  • 日期2008年1月9日
  • 類別 明報《性性相識》專欄
  • 對象不適用
  • 作者教育組 李明英
  • 主題 性別角色

二零零年四月二十日,台灣屏東縣一位國中三年級的男學生葉永鋕,在學校廁所離奇死亡。檢察官認為學校設施有安全問題,導致學生滑倒死亡;然而根據教育部的調查推斷,葉永鋕乃因為其性別特質而遭集體欺凌致死。原來,葉永鋕較「娘娘腔」,說話嗓子尖、時有「蘭花指」動作,喜歡烹飪和打毛線,愛和女同學一起等,並因此而經常受到同學的歧視與欺凌,一直只能使用教職員洗手間,或等廁所空無一人時才獨自如廁。

校園發生欺凌事件並非罕見。葉案值得留意的,是這些肢體和語言暴力的欺凌行為,是否建基於展現「陽剛氣質」或「男性氣概」。少男少女渴望奠立成人身份,更想表現出符合成人世界的性別規範形象。因此,校園中有男孩欺凌較陰柔的男同學或騷擾女同學,往往不只因無聊或惡作劇,而是一種男性權力的施展,並爭取同儕間的聯繫和認同。

欺凌在公平的社會中,並不可以容忍。這次更有年青生命因此而喪失!令人婉惜而髮指。葉永鋕的不幸事件,提醒我們不能小看校園欺凌,也讓我們了解性別歧視、性騷擾,以至校園暴力可是攸關生死的大事。我們應為孩子建立有利於他們個性和性別特質與個人氣質發展的環境,同時,在施予教育前,也宜檢討自己的性別角色觀念是否有偏差,對種種定型有所醒覺。

有興趣進一步了解事件,可參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編寫之《擁抱玫瑰少年》(女書出版,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