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幸福和快樂是結局?

參考編號: EJ20220316

  • 日期2022年3月16日
  • 類別 信報《知性匯》專欄
  • 對象 公眾人士
  • 作者教育組 李婉嫺
  • 主題 性教育, 約會戀愛

 

最近看了紀錄片The Tinder Swindler,講述一名以色列騙子在交友程式Tinder冒充富商兒子Simon Leviev,營造億萬富翁的生活方式,然後向Tinder的約會對象下手,懷疑詐騙金額高達1000萬美元。跟一般的網上情緣騙案不同,Simon是有跟受害人見面的。片中找來3位受害人現身說法,講述他如何以浪漫及豪華的約會與她們建立關係。當受害人以為自己活在現實中的童話故事時,最後負上一身債務,他卻逃之夭夭,用騙來的金錢引誘下一個目標。這名騙子在2019年被捕,他被判處15個月監禁,但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5個月後獲釋。
 
對於3位受害人,有些人抱着同情的態度,甚至為她們籌款渡過難關;有的則認為她們盲目追求「真愛」未免太天真。我倒想起以前聽過的「白馬王子綜合症」,意思是受着童話故事「從此幸福快樂地生活」所影響,對情愛抱有極度浪漫化想法,會以為世上總有那麼一個完美的人,會完全切合自己對伴侶訂下的所有條件,會於危難之中拯救自己,會令自己人生得以完整。騙徒善於利用這種情感,看準受害人對幸福關係的渴求,加上精心設計的騙局,令他們不再聽從理性邏輯,傾向跟隨內心和情緒行事,從而墮入圈套。
 
網上情緣騙案變得愈來愈普遍,在香港亦屢有發生。警方去年接獲近2萬宗騙案,按年上升23%,其中網戀投資騙案較前年增加2.5倍,損失金額高達3.6億港元。從最近的報道可見,騙徒除了要求金錢上的幫助外,最新的行騙手法是推薦投資產品,誘騙墮入情網的受害人作出投資。其實,即使交友程式依照數據找到與人匹配的對象,或多或少也會存在數據以外的差異,例如個人偏好、個性或價值觀,程式算法亦不會知道背後會否有不懷好意的動機;假如對方的條件好得令人難以置信,又或提出令人遲疑的要求,相信自己的直覺,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