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壞蘑菇

參考編號: SF061116

  • 日期2006年11月16日
  • 類別 專題文章
  • 對象不適用
  • 作者教育組 周卉卉
  • 主題 性侵犯

這幾天有外地的性教育同工來訪教育組,交流經驗心得。出版性教育的資源是我們工作其中重要一環,在介紹教育組時,少不了拿出我們的性教育書籍、光碟、遊戲等,邊翻看邊介紹內容。

為什麼是蘑菇?

在試玩剛出爐不久的<「性教育親子樂園」教材套>電腦光碟時,訪客提出了個問題:”Why Mushroom?”(為什麼是蘑菇?)原來,在其中一個名為「方心廣場」、教小朋友學習保護自己、處理突發情景、與人應對的遊戲中,有一隻大蘑菇(「蘑菇人」),以不同的造型出現,在不同的情況下,以不同的手法,或挑戰、或討好哄騙,誘導小朋友前往不安全的地方(例如:跟它離開,單獨往偏遠的地方),或進行不合適不安全的事情(例如:幫它按摩)等,小朋友們要為情況作思考及決定。

對性侵犯者的刻板印象的壞處

大家可以想想,我們為何選擇了以「蘑菇人」,而非以真實的人物作為歹角?也許有人會問:人不是更有真實感、更具代入感麼?其實正正是因為「蘑菇人」身份不明,才充滿了可能性;它既無性別、也無年齡的特徵,可代表了任何人,小朋友不會因為我們設定的角色,對號入座。

前線的同事,相信都有類似經驗:在和小朋友講解保護自己、兒童性犯侵時,當問他們,猜猜什麼人會對兒童作出侵犯行為,他們的答案往往是:壞人、「飛仔」、賊、「鹹濕佬」、「變態佬」、黑社會......令人啼笑皆非之餘,更值得關注的,是小朋友對於性侵犯者的刻板印象:男性、不懷好意、外表兇相、惡型惡狀。這也許是小朋友心目中的「壞人」類別,也許是從卡通、電視等傳媒中接收回來的典型角色形象。但我們都知道,性侵犯者並沒有特定的性別或特質。雖然性侵犯者以男性居多,仍有女性侵犯者的個案,當然更不可以從外表作判斷。錯誤地在小朋友面前代表了性侵犯者,反而會減低兒童保護自己的能力。

另一個常見的錯誤,是家長在教導小朋友時,往往強調要小心陌生人。可悲的是,過半數兒童性侵犯,乃由熟悉的成人、甚至家人所犯,只顧防衛陌生人,是更危險的。為此,我們常常會向小朋友強調,性侵犯要認著的是行為,而非人。任何人均有可能是侵犯者,而且教他們分辨「好接觸」及「壞接觸」。無論是誰,如果有對他們有壞的接觸,就是告訴信任的大人,尋求協助。

保護自己=不信任人?

反過來看,這樣會不會又令小朋友風聲鶴唳地「人人皆侵犯者」,一味只學小心防範而不學習信任,終日生活在不安中?保護自己的教育,從來都是與人相處教育的其中一環。我們希望小朋友要學習肯定及相信自己的感覺,和懂得作決定,可以相信世界整體是善良的,在對人有關懷及信任的情況下,仍懂得適當地維護自己的權利。那麼,才會有快樂而安全的人生。

圖一、在「方心廣場」遊戲中,德德與家人走失了,遇上「蘑菇人」,想把德德帶走

圖二、家計會出版的<性教育親子樂園教材套>,具8個主題,內含包括10個電腦遊戲的Cd-rom、8個親子活動的親子活動手冊及遊戲圖卡等,售價$130。詳情可見性教育網頁

*本文原刊於<學校與家庭>2006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