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伸延的理解及同情

參考編號: OD070823

  • 日期2007年8月23日
  • 類別 東方日報《性在有心人》專欄
  • 對象不適用
  • 作者教育組 周卉卉
  • 主題 性教育

驚聞有嬰兒因藥物過敏(或醫療疏忽)引起血栓塞,組織壞死,最終要切去生殖器以保命。憐憫之心人皆有之,講起此新聞,無不搖頭大歎,為小朋友感憤怒或難過。
 
  社會的同情心,來也匆匆,卻也很快無蹤。當我們這些不相關的人,把目光投向新的慘聞時,當時人的身體以至人生,卻永恆地扭轉了。
 
  也許很多人沒想過,自己會在日後,反過來壓迫曾獲自己同情的苦主。報導沒細講生殖器切除的程度,須整個陰莖去掉?包不包括影響發育的睪丸?試想一想,走在街上,看見明顯發育不全的人,會否投出不友善的好奇注視?遇上「不男不女」的人(性激素不足的其中一個可能),是否難以接受、指指點點?子女告之學校有個沒陰莖的怪同學,會否制止子女傷害性的取笑及歧視?親戚交了身體有缺憾的男友,便自動成為最新的閒話主題?
 
  旁人的感慨一時三刻,小朋友及家人,卻要永久地面對不幸事件帶來的後果。如果可以記住當下的感受,並把同情深化與伸延,了解一些處境不再新鮮卻依然值得同情,社會大眾未必習慣或接受人或事,卻可能有它背後的成因。在日常生活中,多帶些體諒、體貼、包容,更願意了解事物的底蘊,才是有建設性的憐憫,真正幫助別人,發揮出正面社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