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2014年5月17日

家計會回應近日有關其性傾向性教育的流傳言論

有關近日流傳言論,指『家庭計劃指導會為學校預備的性教育從九歲開始已經教同性戀性行為是正常的』,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家計會) 回應如下: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的使命,是推廣性與生殖健康,為個人及家庭提供教育、資訊、醫療及輔導服務。透過整全的性教育(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我們期望每個人都能建立開明和負責任的性態度,尊重各人的性權利和選擇,從而達到生理、心理與社會方面的健康。

性傾向是本會提供全面性教育的其中一個課題,內容重點旨在鼓勵青少年以正面的態度來探討何謂性傾向,明白同性戀是性傾向的一種,並非病態,澄清訛傳誤解。縱使由於社會文化、家庭背景、宗教信仰和成長經驗的不同,每個人對同性戀可能持有不同的價值觀念和看法,但我們需要正視社會上確實有部分人士是同性戀者,應予以尊重及平等對待,而非因其性傾向而恐懼、歧視和排斥他們。

有關為學校提供的性教育講座及活動,性傾向是其中一個中學可考慮選擇的題目,我們在獲學校邀請的情況下講授,並會在活動前跟校方先作溝通,了解個別學校的需要。至於為小學提供的性教育活動,則沒有包括性傾向這題目。

現今資訊發達,小學階段的兒童有機會從傳媒或網絡接觸有關同性戀的資訊,並對此課題感好奇,家長難以迴避討論。對於這階段的兒童,本會建議家長按其家庭價值及子女的心性發展,教導他們認識何謂性傾向,並對同性戀者予以尊重和非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