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要告訴孩子嗎?領養家庭的抉擇

參考編號: SP20210429

  • 日期2021年4月29日
  • 類別 親子王《親子談性樂》專欄
  • 對象 家長
  • 作者教育組 周卉卉
  • 主題 性教育, 家庭性教育, 家庭生活教育

「為甚麼要告訴寶寶!」阿凈憤怒地推開丈夫阿能。阿能十分無奈,卻仍然說:「一切也都是為了寶寶好。難道你覺得不應說嗎?」

 

「我們慨然收養了小琦,他就是我們的寶寶,跟親生一樣。才兩歲的小朋友,什麼領養、親生……他哪會懂這麼多?跟他說了,不只是徒然增加大家的困擾?」說到此處,阿凈飲泣起來。阿能憐愛地看着太太。

 

阿凈及阿能三十歲時結婚,婚後五年卻一直未成孕。各種的身體檢查均說二人身體機能正常,找不出原因。他倆都渴望成為父母,於是積極尋求醫療協助。在生育指導醫生的建議下,二人先後接受人工授精(IUI)及體外人工受孕(IVF),但都未成功。除了經濟上的消耗,阿能目睹太太的身體因經歷生育科技吃的各種皮肉之苦,又曾試過成功受孕最終小產,從成功的喜悅一下子陷入情緒極低潮。他倆終於決定,建立家庭不只有一種方式;愛,而非血緣,才是維繫家庭的核心,下了決心申請領養兒童。

 

阿能及阿凈依然記得,把三個月大的小琦接回家時的快樂與緊張。經過一輪的手忙腳亂,三人都適應得很好,一個溫馨的家庭也建立起來了。為此,阿凈對丈夫突然提出要對小琦講解領養非常不解。「小琦就是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要令他對自己的家庭產生疑惑及遺憾?」阿凈真心不明白。

 

阿能說:「領養並非什麼羞恥的事。我明白你擔心寶寶知道後,會影響我們的感情……」阿凈淌著眼點頭。「但你準備隱瞞一輩子嗎?」

 

「為什麼不可以?」阿凈大聲回答。

 

「因為我沒有信心有事情可以隱瞞一輩子。我們進行收養的過程,看了很多資料,你也知道若孩子是自行發現是被領養,產生的痛苦和疑惑更多,自我懷疑,不信任……我不想寶寶的生命有這顆計時炸彈。」

 

阿凈當然也知道這點,只是一直逃避,不願面對。

 

「不同的研究也發現,小朋友在3歲前知道自己被收養的真相是最好的,無論個人的適應和生活質素都越高,長大也很少出現身分危機。而越晚發現,可能經歷的痛苦越多。」

 

阿凈內心有莫大的掙扎。阿能又豈會不了解,他何嘗不是也有同樣的情緒。他摟住太太,說:「這一切都是為了愛小琦。而且,他長大也有權去尋根,去找回親生父母。難道我們剝奪他這個權利嗎?」

 

思考了一陣,阿凈終於說:「我們為人父母,要以孩子的健康和利益為優先考慮。為了小琦整個人生,我們的確……」

 

「小琦知道我們愛他,他也愛我們。我們三人都沒有血緣,是以愛來建立的一家人。」阿能輕吻太太的額頭。「一些被領養的兒童更容易缺乏安全感,或更在意別人的看法。我們在他三歲前便讓他了解自己的狀況,不需要長大才突然產生對自己人生的懷疑,希望可以避免這些都出現。」

 

阿凈接丈夫的話:「萬一小琦真的如此,我們也會付出時間來陪伴,給予愛和關心,重複肯定他的價值,給他一個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