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家長與子女的親密界線

參考編號: SP20181122

  • 日期2018年11月22日
  • 類別 親子王《親子談性樂》專欄
  • 對象 家長
  • 作者教育組 陳健怡
  • 主題 性教育, 家庭性教育

「爸爸,你來看看這則新聞!」媽媽拿著手機,邊皺眉邊說道:「有人拍到某父親在大庭廣眾下,不斷親吻女兒的背部和頸項,而且還伸手到女兒的衣服內亂摸。這樣的父親真的太過份了吧?這是他的女兒呢!」

爸爸聽了也感到錯愕,疑惑地問:「會不會只是愛的表現,想藉著親親行為,逗孩子玩?」

「但新聞寫到女兒已經表示不喜歡,該父親仍繼續呢!」媽媽越說越氣。

 「其實家長與孩子的親近行為,需要看子女的年紀、個人感受與及當時的環境而作出改變。」剛在廚房的陪月阿姨端著午餐走出來說:「好像這則新聞中的父親,如果他只是想疼女兒,他的行為已經超出了家長與子女的親密界線了。」

爸爸好奇地問:「家長與子女的親密界線?聽起來好像很難界定呢!」

 

注意親密行為帶來的感覺

阿姨放下飯菜,循循善誘地說:「的確每個家庭對於與親人的親密程度接受能力不一,但家長亦可以先了解如何定下與子女合適的親密界線,例如,行為本身不可帶有性意味、親密行為是否合乎孩子的年紀等。當然,最重要是尊重子女的意願。」

這時候,在房間裡的小嬌突然大哭起來,阿姨便把她抱到飯廳中。媽媽看到自己三個月大的小寶貝,便忍不住親起她來。

「就好像孩子還是個寶寶,家長看到他可愛的面孔,總是忍不住親個不停,這是可以理解的。但當小朋友開始成長,對性別有認識,學習與親人、朋友、陌生人相處時,應有不同的親密程度,他便會慢慢知道甚麼是舒服及愉快的接觸、甚麼是不安及不喜歡的接觸。所以家長要留意孩子對『親密』感覺的轉變,不要硬把自己的快樂放在子女的痛苦上喔。」阿姨繼續說。

爸爸一邊吃飯,一邊說道:「這令我想起上星期三,我看到住隔壁的陳太與讀中三的女兒親嘴說 Goodbye,雖說旁人理解這是他們的習慣,但我也不禁在想,親嘴的行為合適嗎?如果她的女兒是喜歡這種親密行為,又是否不需要改變?」

阿姨聽了,引不住笑著說:「但家長也有責任讓小朋友適時學習親人間親密程度的轉變啊!就好像嬰兒到了一定的歲數,需要戒奶一樣,家長也要讓孩子逐漸明白,小時候的親密行為,可能會慢慢減少了,但家人之間從小培養了的親密感,並不會因此而遞減。當然家長也要學會捨得。」

 

旁觀者的責任

媽媽看着可愛的小嬌,突然感慨地說:「天下間大部分的父母都疼愛子女,但如果小孩真的覺得父母越過了界線,拒絕也拒絕不了,又可以怎樣做呢?」

阿姨深呼吸,搖一搖頭,嘆了口氣說:「假如真的是這樣,孩子便需要向其他親人或信任的人如老師、社工等,說出自己對行為的感受,請大人幫忙處理。當然,好像剛說的那則新聞,事件發生於公眾場所,旁觀者也應盡一分責任,向小朋友詢問是否有要幫忙的地方。雖然古語有云:『清官難審家庭事』,但若看到不合理或明顯不妥的行為,選擇默不作聲的話,我們只是間接助長事情變得更一發不可收拾。試想想,如果出聲幫忙的話,可能會改變了小朋友的一生呢!但若只是一場誤會,便道個歉,也沒有甚麼損失。」

媽媽這時發現想到:「阿姨想不到你除了照顧嬰兒有一手,也對兒童成長有那麼多認識呢!」

阿姨笑笑道:「當然!因為我也是兩孩之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