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同學的回應

參考編號: OD071031

  • 日期2007年11月21日
  • 類別 東方日報《性在有心人》專欄
  • 對象不適用
  • 作者教育組 林慶洲
  • 主題 學校性教育

最近一次在學校活動中,向中五學生提問:「你認為結婚有甚麼優點?」一位男同學的回應是:「可以發生性行為」;另一位女同學則說:「結婚可以讓人安定下來。」

我很喜歡這些願意分享又坦率的學生,在有限開放的談性環境下,同學透過表達意見的方式來反思個人固有的觀念,何嘗不是擴闊自己的眼光。

然而,近年有種感覺:年青人似乎都愛「虛應」問題,不是提供討好的標準答案,就是愛信口開河。筆者在反思,會否因為這一代的年青人經常使用網上的溝通工具,習慣了無須交心、不曾觸動內心深處的與人溝通模式?以至返回現真實世界,若要回應任何人的提問,也只是條件反射式的提供一些既不屬於自己,又可以讓大家一時滿足的回應?

在MSN或Facebook中,人與人的交往是否出於真心已無關重要。給一個Kiss或送一個鑽石圖案,都可以如流水作業般的按圖大量傳送,或者只是個人意見的宣洩;人與人的溝通,實毋須經過任何相處或深入的了解。

筆者和學生討論不同性主題,經常會引領同學:「你想做個怎樣的人?甚麼才是你真正想要的?」好讓年青人習慣「性」這個話題,絕不能抽離自己的想法、生活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