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是你了!我的媽媽

參考編號: SP2022324

  • 日期2022年3月24日
  • 類別 親子王《親子談性樂》專欄
  • 對象 家長 公眾人士
  • 作者教育組 梁祖詠
  • 主題 家庭性教育, 生育與懷孕, 家庭生活教育

懷孕是個美妙又驚險的旅程,由體內一顆細胞到結合再孕育成小生命,是何等奇妙和偉大的工程。近日友人就與筆者分享了一個神奇故事:某天,友人看見四歲的女兒正在畫畫,畫中看似有三人在追逐嬉戲,她在好奇之下便問女兒畫中的人在做甚麼。

 神奇的「胎內記憶」

「琛如,畫中的人是誰呀?畫得很不錯呢!」「是媽媽、我和弟弟呀!媽媽你不記得了嗎?」友人看得有點一頭霧水,因為幼子才剛出生數月,沒有可能試過三人奔跑嬉戲,於是再問:「呀!是弟弟長大後一起玩耍的畫面嗎?媽媽也很期待我們一起玩耍呢!」

此時女兒搖搖頭,「不是呀,媽媽你忘了嗎?以前我和弟弟都跟在你背後。當時你是短頭髮的,還整天吃薯片呢!」友人很驚訝,因為她懷孕時的確剪掉了心愛的長髮,還有着不能自制的壞習慣——十分愛吃薯片。

面對友人的錯愕,女兒倒是沒有太大反應,一邊塗顏色一邊逕自說:「直至有一天,我便跳入你的肚子裏了……」友人覺得女兒所說的既神奇又詭異,有着不能解釋的巧合。聽罷,我笑說這是十分甜蜜的胎內記憶呢!

早在二○一二年,日本知名婦產科醫生池川明便開始推出有關胎內記憶的書籍。他曾訪問三千多對親子,當中逾三成受訪小孩曾提及自己的胎內記憶;有兩成受訪小孩有着出生一刻的記憶,稱為「誕生記憶」。孩子的胎內記憶有個共通點:記得自己從天上飛下來找媽媽,再跳入肚子內;而擁有誕生記憶的小孩則記得自己在暗暗的、充滿水的地方忽然見到一團光。但是,當中只有約百分之一由小孩自發提起,一般都是父母與他們談話時,發現孩子擁有胎內記憶或誕生記憶。

把它當作成長趣事

雖然在醫學角度上,沒有胎內記憶和誕生記憶的說法,但是一群荷蘭科學家曾實行相關研究,證實胎兒在子宮內擁有記憶能力。科學家在一百名懷孕婦女身上施以震動刺激,肚內胎兒起初對震動反應激烈,後期因為習慣了震 動頻率而不再有反應。

另外,科學家要求母親在一段時間內每天唱指定的童謠,並記錄胎兒心跳的頻率,相隔四周後再重新吟唱該童謠,發現胎兒有着相同的心跳頻率轉變,從而證實體內胎兒擁有記憶力和慣性。研究亦發現滿三十周的胎兒已經有十分鐘的短暫記憶能力,三十四周的胎兒更擁有四星期的記憶能力,而胎兒的記憶力會持續延長。

雖然,不少人對胎內記憶和誕生記憶抱持懷疑態度,但人類的大腦和記憶運作十分奧妙,遠超大家的想像。與其懷疑孩子所說的是否真實,不如將它視為一件成長趣事,孰真孰假不重要,更重要是你們就是被孩子命中選中的媽媽與爸爸,是上天賜予的祝福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