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癌

甚麼是睪丸癌?

睪丸癌多發生在十五至四十歲的男性身上。在四十歲以下的男性中,這是一種常見的腫瘤疾病,若能及早發現和醫治,治癒率接近 100%。可惜很多睪丸癌往往至末期才被發現,故定期進行睪丸自我檢查,有助發現腫塊,早及治理。

睪丸癌的成因目前仍然不明,但多發生於睪丸內負責製造精子的細胞中。早期徵狀包括睪丸腫脹、出現痛楚或不適。

高危因素

  • 年齡介乎十五至四十歲之白種男性
  • 隱睪或睪丸遲降
  • 家族歷史中曾有人患睪丸癌

自我睪丸檢查方法

任何十五歲或以上的男性,都應定期作自我睪丸檢查。檢查方法容易快捷。大多數的腫塊都不是癌腫,但若發現任何腫塊,亦應立刻找醫生檢查。

進行自我睪丸檢查前,最好先作暖水浸浴或淋浴。因為熱力有助陰囊鬆弛,若有任何異常情況,會較易被發現。美國的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建議的檢查步驟如下:

  1. 站在鏡子前,檢查陰囊表皮,留意有沒有腫脹。
  2. 用雙手檢查每一邊的睪丸,將大姆指按在睪丸之上,食指及中指則放在睪丸之下,將睪丸握在大姆指及其他手指間輕輕轉動,若發現一邊的睪丸比另一邊稍大,不用擔心,這種情況屬正常。
  3. 找出附睪的位置,附睪是位於睪丸後柔軟的管狀物,功能是收集及運送精子。若你熟悉附睪的結構,應該不會將附睪誤作異常腫塊。
  4. 若發現腫塊,請盡快往醫生處作進一步檢查。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