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非主流」家庭的性教育

參考編號: SF031216

  • 日期2003年12月16日
  • 類別 專題文章
  • 對象不適用
  • 作者教育組 周卉卉
  • 主題 家庭性教育

一提起「家庭」,大都數人都會習慣的地想起「父母子女」式的核心家庭,要麼再大些的家庭,伸延出去還有祖父母輩加姨媽姑爹表兄弟姐妹等。然而,社會無論是文化、生活、以至家庭模式均日趨多元。現今「家庭」可包含的型式及可能性極多,可以由夫婦、單親家長及子女、祖孫、繼父母與繼子女、叔姪、不同性取向人士....等等組成。

整體社會對「家庭」的概念,似乎未追得上家庭模式的演化,因此,針對非主流模式家庭的需要,及政策以配合其衍生出來的問題,均仍在發展中。談到性教育,在有限的資源和條件中,性教育也是以最主流、最多人受惠的方向發展,為此,未必能全面地照顧到不同形式家庭獨特的需要。

非主流的家庭,有可能因為少了信心及資源,對性教育倍感吃力。在此不利情形情況下,容易會對性教育避而不談,因而使子女的成長受到阻礙。在此提供一些簡單建議:

1.與子女建立互相信任的關係
如果家庭成員因客觀條件限制,較缺乏與子女相處和溝通的時間,會較難察覺子女對性的疑問。家長除了主動觀察子女的轉變和需要外,若能平日與子女建立互相信任的關係,尊重彼此的意見,不斥責他們所提出的疑問,在有問題時,子女便較容易提出自己的困惑。

2.自然地與異性子女談性
在一些家庭,可能只有一個性別的家長。他們其實也可以與異性子女談性,而無須感到尷尬。家長是最接近他們的人,也最易贏得他們的信任。若單親家長真的感到不自然,也可以找子女的其他長輩幫忙,但切勿因自覺不自然而疏忽子女的性教育需要。

3.擴闊子女的生活圈子
家長可以鼓勵子女多參加校外或校內的課外活動,如學校的「大哥哥、大姐姐」計劃,童軍活動、社區內的義工計劃等,讓子女有機會接觸不同年紀的同學和朋友,從他們身上觀察,了解社會角色的多元性。

4.建立支持系統
家長可能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協助去施行性教育。在個人方面,各個家庭可以彼此間可互相分享在性教育上的困,也可互相協助。在群體方面,與學校保持聯絡,了解性教育的範圍,以配合學校性教育的推行。同時,也可向學校反映你們子女在性教育上的特別需要。

5.避免投射自己的看法於子女身上
有的家庭,例如單親的,可能曾在婚姻或生活上經歷過不愉快,甚至因此而對生活、婚姻、兩性關係等有偏見或負面的看法。在與子女進行性教育時,家長要留意,會否把自己的期望或偏見,投射於子女身上,對他們的成長造成壓力或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