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三孩之母兒女經

參考編號: MP050304

  • 日期2005年3月4日
  • 類別 明報《性性相識》專欄
  • 對象不適用
  • 作者教育組 周卉卉
  • 主題 家庭計劃及避孕

  近日,全城都在廣泛討論生育及人口的話題,一時間,大家突然意識到香港低生育率及人口老化的危機,「生唔生」、「生幾個」掛在每個人的口邊。

  生育,從來不是一個草率的決定;有人願意付出,承擔育兒的責任,亦有人害怕束縛而選擇不生育。相信還有更多的夫婦在猶疑不決,即使生理時鐘已迫在眉睫。在此並無意鼓勵夫婦要「三個至夠數」,畢竟,每個人對生育的抉擇都應予以尊重。

  最近鬧哄哄的討論,不乏從社會、政策、經濟、人口方面,宏觀地來看問題。文化研究常強調要兼顧「etic」(從外在及理論來理解事情)及「emic」(從當時人的視野來了解事情)兩端的視野,不如我們換個角度,以emic的方法及個人的方向,看看一個對生育投了信任票港人,是面對怎樣的心路歷程,也許可以為讀者帶來一點啟示。

  與我們分享的是一位三女之母。在生育率低的香港,她和丈夫仍然選擇了生育、生育、再生育。在決定會要小朋友之後,她覺得最大的考慮是時間:「我曾見過不同的個案,如果父母年紀很大才生頭胎,對於帶孩子活動,體力上實在吃不消。」想有小朋友的人,為何會在婚後多年才生育?「仨媽媽」說有不少可能因為夫婦倆一個想生一個想算,於是拉扯多年;這種拉扯,如果處理得不好,溝通不足,很易會損害感情。另一方面,假如想有超過一個小朋友的話,年齡相隔太久,孩子間易生隔閡。所以她是「有仔趁嫩生」的支持者。

  也許有些人覺得先拖一拖,把生活搞好;唸完書、升了職、換了樓、買了車...才想小朋友的事,「仨媽媽」卻說,跟本沒有「最佳時間」這回事:「就算解決了一個問題,不同的時間,總有新的問題。」所以她認為等待一個最佳時機,就像永遠覺得前方的草會較綠一樣。還是專注於當下吧。

  為何會生三個呢?這位母親在大家庭中長大,從小就喜歡孩子。成長的經驗令她相信只有一個人,孩子會感到非常孤單。而且大家庭的孩子,成長要學習分享及接納,面對人生時,任何事亦有人幫忙分擔分享,生活的困難及擔子都會少些。對她及丈夫而言,最大的決策,是在第三個小朋友。「我一直知道自己不會只生一個,但要不要第三個呢?我們考慮了很久,考慮得很深,才作決定。」「生育三個的確要付出很多的心血,特別責任也很大。而且,的確也十分十分的辛苦。」可是那個滿足感,也是不可以換的。

  對於大部份人關心的,生育後會喪失自己的生活,甚至夫婦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朋友身上,感情反而淡了,她卻有自己一套的方法。「有了小朋友也不會忘了自己及丈夫。」坐車的時候閱讀、等小朋友睡了夫婦倆才拍拖逛超市、一起吃午餐,都是她留給自己留給丈夫的空間。

  如果不是經濟上的負擔的話,「仨媽媽」會願意有五六個小朋友。「總體而言,辛苦歸辛苦,我對生小孩子抱有極正面的態度。」母親甜笑著說。

(本文部份刊登於明報 性性相識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