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明天我要嫁給你啦

參考編號: EJ20170726

  • 日期2017年7月26日
  • 類別 信報《知性匯》專欄
  • 對象 公眾人士
  • 作者教育組 周卉卉
  • 主題 約會戀愛, 性別角色, 婚姻與家庭, 性文化

每次聽聞有關求婚故事,場面如何浪漫動人、花盡心思,被求婚者(幾乎清一色為女性)如何驚喜萬分,或留下感動的眼淚歡喜不已;也許本人生性太不浪漫,心中總是暗暗有個疑惑:一對戀人到了可以談婚的階段,對婚姻應已有共識,對未來的生活大概已討論過多次。如雙方已準備結婚,為何仍要「求」?心中已有數,求婚已是預算之內,卻又仍那麼驚喜?假若彼此對未來仍未有共識,那又是否適合步入婚姻?
 
來自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的社會學家Ellen Lamont,專門研究現代人求愛儀式。她的說法解開了這謎團。她2013年在期刊Gender & Society發表文章,當中深入訪問了38位受過高等教育的美國異性戀女性。受訪女性中大部份在求婚發生之前已跟伴侶對未來生活、實際事務安排等,都已經過仔細的討論。當雙方都覺得「我們也是時候訂婚了」後,男方就會被期望來一場「驚喜求婚」。
 
為什麼男女雙方都要湊一腳演這場戲?Lamont的猜測是這與大眾內心性別角色有關。大家再來看看另一個2012年6月於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的研究,文章標題已說明一切:《女孩子才不會求婚!噁心》(Girls Don't Propose! Ew.) 277個異性戀大學生,不論男女,2/3認為求婚「絕對是男人的事」。Lamont進一步推測,這種半真半假驚喜的求婚戲碼,男性提出婚姻的建議,讓男性覺得婚事是自己在主導話事,女性的角色則為被動接受方,不會顯得太急進。
 
這是否反映出這些男女在關係上的主動及被動角色?Lamont訪問的女性都表示自己渴望平等的戀愛關係,且大部份與伴侶享有相等的話語權。她們都經過長久的商議後共同決定結婚,對外的官方版本卻成了「他向我求婚,我答應了」的男主動女被動情節。那意味着對內平等,在婚事上卻對外仍要維持傳統性別對型。
 
求婚儀式可為日後留下美好回憶,也可是一種表達愛的方式。只希望別拘泥於形式及性別,雙方均可主動求婚,想結婚卻沒求婚打算的情侶不會感到有壓力。盼望日後會聽到更多不同種類的求婚故事。

取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