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通告
2025年5月12日 - 本會的「男性健康服務」將於2025年5月19日(星期一)恢復部分服務
2025年4月22日 - 家計會地下元朗節育指導診所及一樓元朗家計會梅艷芳健康中心由 2025年5月12日(星期一)起的調整服務安排
2024年12月31日 - 家計會節育指導診所於2025年1月至12月之服務時間
關閉
家計會主頁
English
圖像版本
A
A
A
主頁
搜尋
列印
前往家計會性教育專頁
前往家計會婦女會專頁
EN
圖像版本
關於我們
通告
機構簡介
家庭計劃簡史
工作範疇
組織架構
機構管治
政策及指引
機構短片
年報
獎項嘉許及認可資格
職位空缺
支持我們
成為義工
青年性教育義工組
朋輩輔導義工組
婦女會義工
成為會員
活動及資源館會員
家計會賽馬會青春斗教學車會員
婦女會會員
捐款
銘謝
服務概覽
醫療服務
婚前及生育準備
婚前檢查
懷孕前檢查
早期懷孕評估(12週前)
生育指導(不孕)
賽馬會「好孕之旅」計劃
性治療
青少年保健
節育指導(避孕)
終止懷孕
女性保健(婦女健康檢查/評估)
子宮頸篩查及婦女健康服務
更年期服務
子宮頸病診所
分享健康.分享愛:預防子宮頸癌免費合併檢測計劃
男性保健
男性健康服務
男性結紮手術
乙型肝炎評估
飲食療法
骨骼保健
護理合作服務
子宮頸細胞檢驗跟進
催卵藥物治療
多囊卵巢症治療
荷爾蒙治療
骨質疏鬆治療
尿失禁治療
家計會就診者約章
輔導服務
婚姻與性成長輔導
婦女會
關於婦女會
我們的會所
上水
藍田
馬鞍山
屯門
元朗
活動
婦女會活動
賽馬會「50展新晴」婦女健康計劃
家計會婦女會 - 社區「好‧生‧性」健康學院
性與生殖健康社區教育活動
過往活動
身‧性‧健康小TIPS
我們的義工
義工服務
家計會婦女會社區劇團
家計大使義工隊
理財大使義工隊
健骨活力小組
I.T. 大使
手藝工作室
義工分享
資源庫
相片集
婦女會訊
加入我們
捐款
婦女會會員
婦女會義工
服務地點
性教育
關於教育組
家庭性教育
學校性教育支援
公眾及社區教育
家計會賽馬會青Zone活動及資源館
活動及資源館簡介
館內設施
資源借閱及檢索目錄
導賞參觀
360° VR 虛擬導覽
資源館活動
資源訂購
活動及資源館會員
使用者須知
聯絡我們
家計會賽馬會青春斗教學車
教學車簡介
地區停泊服務
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 - 社區性教育計劃
家計會賽馬會青春斗教學車會員
面不紅研究社
青年性教育義工組
面不紅研究社活動
e-服務
預約申請
e-服務查詢
性教育資源訂購
家計會性健康網店
性問性答
健康資訊
懷孕與生育
地中海貧血
德國麻疹
乙型肝炎
葉酸
避孕方法簡介
口服避孕丸
避孕注射針
子宮環
皮下植入避孕棒
男用避孕套
女用避孕套
外用避孕藥物
女性絕育手術
男性永久避孕
排卵期推算法
緊急避孕
「避孕方法簡介」小冊子
意外懷孕
常見婦科疾病
子宮頸篩查及HPV疫苗
子宮頸異常細胞及跟進
常見的陰道疾病
乳房問題及乳癌
性傳染疾病
不育
更年期
骨盤肌肉運動
印尼文資訊
活動及課程
焦點活動
醫生與護士持續進修課程
性教育活動
性與生殖健康社區教育活動
婦女會活動
資源庫
演辭
媒體報導
統計資料
研究及調查
宣傳及推廣
海報
影音頻道
電視宣傳短片
活動短片
教育及宣傳廣播
宣傳聲帶
電子賀卡
社交媒體平台
表格
性教育資源
性教育資源訂購
動畫及遊戲
網上資源
智情智性網 互動教室
自閉症譜系青少年性教育教材套
專題文章
傳媒中心
新聞稿
採訪通知
傳媒聯絡
訂閱新聞資訊
聯絡我們
捐款
主頁
資源庫
專題文章
演辭
媒體報導
統計資料
研究及調查
宣傳及推廣
海報
影音頻道
電視宣傳短片
活動短片
教育及宣傳廣播
宣傳聲帶
電子賀卡
社交媒體平台
表格
性教育資源
性教育資源訂購
動畫及遊戲
網上資源
智情智性網 互動教室
自閉症譜系青少年性教育教材套
專題文章
專題文章
在此你可重溫來自家計會及各界別同工的文章。有興趣投稿者,歡迎與我們聯絡。
所有類別
活動及資源館活動精彩回顧
義工分享
明報《性事101》專欄
親子王《親子談性樂》專欄
每月焦點
信報《知性匯》專欄
《學前親子》雜誌專欄
《孕媽媽》雜誌專欄
專題文章
性在友分享
家義豚放送
家計會信息
性教育前線手記
信報《如何與子女談性》專欄
明報《性性相識》專欄
東方日報《性在有心人》專欄
《親子便利》雜誌專欄
星島日報學生報《S-file》專欄
傳媒報導
所有主題
性教育
學校性教育
家庭性教育
智障人士性教育
青春期
性行為
性騷擾
約會戀愛
性傾向
性侵犯
傳媒性意識
異常性興趣
性病及愛滋病
家庭計劃及避孕
生育與懷孕
性功能障礙
性暴力
性文化
人口
性生活
更年期
健康知識
性別角色
婚姻與家庭
家庭生活教育
其他
所有對象
公眾人士
照顧者
青少年
兒童
婦女
社工
醫護專業人員
學生
輔導員
家長
伴侶
男士
教育工作者
所有年份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意料之外的人生
人生可能面對的傷痛有很多,而根據生活壓力量表,喪偶為最高壓力級別,程度屬於創傷。對於年輕喪偶,因面對伴侶的生死本來不在早期的人生計劃中,突如期來的打擊可想而知;而對於老年喪偶,有研究顯示在喪偶後的一年,另一半心臟病發風險會暴增至21倍。精神病學家Kubler-Ross認為悲傷分為五個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和接受。但當經歷完這五個階段後,又如何呢?人雖然「接受」了,但仍可能一輩子困在哀傷的死胡同裏打轉。
2024年7月3日
詳細內容
學習「選擇」的戀愛教育
Calvin公幹回來,Irene立刻將數天前在家長群組看到的消息告訴他。 「老公,有家長報料,說珺珺是同學眼中最Girlfriendable的女孩子。」 「最Girlfriendable?」Calvin不明白。 「即是『最適合當女朋友』的意思…… 」 Irene內心吐糟:老公請你多留意一下流行文化好嗎? 「當女朋友?才小學四年級的傢伙,竟敢看上我們珺珺?」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前世情 人,Calvin的聲音很是不爽。 「不知是哪個同學發起的投票,女的最高分是珺珺,男的則是郭司智。」 「上次在接力賽力挽狂瀾的郭司智?」
2024年6月20日
詳細內容
與女王同眠
早前話題韓劇《淚之女王》中,男主角因社會地位及收入遠差於太太,讓婚姻一度陷入困局。這種與傳統家庭不一樣的模式,替關係帶來什麼影響?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受到性別社教化影響,對男女於家庭中的角色與分工有既定想法。而當女性社會地位或收入較高時,這些根深柢固的傳統性別刻板形象便會面臨挑戰。慣例上,男性通常擔當家中主要決策者;不過,當女性收入或社會地位高於男性時,妻子在家庭決策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亦會相應增加,這種權力變化,有可能成為家事衝突的導火線,加深夫婦間的縫隙。 另外,當女性成為經濟支柱,而男性無可避免地要分擔更多照顧責任時,彼此也許會一方面自覺未能達到社會期望的傳統家庭角色標準,另一方面又要面對家庭分工時遇上分歧、他人的奇怪目光等。以上種種都無可避免地帶來一定心理壓力。 危中自有機。當婚姻遇上困難時,就是溝通的契機。美國心理學家Marshall B. Rosenberg於2005年創立了非暴力溝通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模式,以4個簡單步驟,務求讓溝通暢順,不受情緒影響:第一步,沒評論的觀察,道出家中正在經歷的情況;第二步,講出事件所帶來的感受,也許是與傳統角色不符而帶來不安與焦慮;第三步,說出感受背後的需要,如雙方都希望在關係中被重視和肯定;最後,提出具體請求,以滿足彼此需要,例如多點表達欣賞的舉動。 面對非主流的家庭模式,不妨嘗試放下傳統包袱,在非暴力溝通中重新分配家庭性別角色定位,建立屬於自己的角色。
2024年6月19日
詳細內容
姐姐最好了!
美玲常會帶五歲的兒子揚揚到家附近的遊 樂場玩耍。最近遊樂場來了個新的常客:剛搬 來的樂宜。樂宜今年二年級,常常掛着大大的 笑容,又會主動跟大家打招呼,深得家長及小 朋友的喜愛。 揚揚自小就說想要個姐姐,樂宜對他而言 有特別的吸引力。揚揚每次到遊樂場都會立即 尋找樂宜的身影,如看到樂宜就會化身磁石般 馬上黏過去...
2024年6月6日
詳細內容
少理阿爸?
踏入6月,又是全球大部分地區慶祝父親節的月份。無論作為子女、配偶或父親本人,除了計劃如何慶祝外,其實更值得關注父親及所有男性的身心健康。 不少男性在性別定型和社會標籤下,長期以堅強、剛毅自居,自小學會或被灌輸壓抑情緒,甚至發生問題也不一定願意向人求助。就趁這個父親節,我們應該多關心爸爸和男士自身的需 ...
2024年6月5日
詳細內容
小女生的建築夢
晚上的時候,剛升讀幼稚園的嵐南已經熟 睡,媽媽正在收拾嵐南的書包,整理通告和功 課時…… 「咦?」媽媽拿出一張通告,面露興奮的表 情。 「爸爸!你看看,幼稚園要舉辦第一次生日 會,主題是成長的我,嵐南要穿上職業服參加 派對,好有趣呀!」 爸爸也露出興奮的表情表示:「周日我們 一同去買職業服吧!好期待嵐南長大工作的模 樣。」 終於到了周日,嵐南一家三人到了商場選 購衣服......
2024年5月30日
詳細內容
我的「虛榮」女兒?
「媽媽!麗麗又偷用我的護膚品啦!」玲子怒沖沖地房間走出來,指住一臉心虛的妹妹麗麗。「我的精華液及面霜!哼!你以後不要再進我房間!不要碰我的東西!」玲子氣呼呼力關上房門,發出一聲巨響。
2024年5月23日
詳細內容
一個人又有咩好怕喎?
最近聽到一首歌《無慣例的早晨》,歌詞寫到「別再問要何時結婚,別再說每個人得有個伴才算完整」,字裏行間表示受不了別人對自己感情狀況的關注。的確,單身人士經常會面對別人的「關心」,例如「有冇拍拖呀?」、「唔好咁揀擇啦!」、「你唔細架喇!」、「一個人唔悶咩?」、「你唔打算結婚?」,這些「關心」可以被概括為Single shaming, 顧名思義就是單身並非一個好的狀態,你單身你就是寂寞,你單身你就是過得不好。
2024年5月22日
詳細內容
肉緊的愛
當見到胖嘟嘟的幼兒、毛茸茸的小狗、眼神楚楚可憐的小貓咪,可愛得不得了,除了忍不住微笑,你有否過肉緊得瞇起眼睛、想用力掐一把、甚至咬一口的衝動?為何明明是喜歡,卻會愛得如此有侵略性?
2024年5月8日
詳細內容
誰比誰勇敢?
小息時間,月鈴從膠袋拿出麵包,正想咬一口時,感到有什麼由窗邊飛進了課室,還沒看清楚就聽到前面的潔兒和昇浩在慌張大叫。 「怎麼了?」月鈴拍了拍潔兒的肩膀,好奇地問。 「有…蟑…螂…飛了進來呀!」潔兒一臉害怕。 說罷,班內其他同學有的在怪叫,有的伏在桌上不敢動,彷彿大家在偷看驚慄片,氣氛有夠慘烈的。
2024年4月25日
詳細內容
又係女司機!
每當有交通意外發生,社交平台或討論區總會出現「又係女司機」、「女人唔好出嚟害人」等言論。筆者作為一位懂得駕駛的女性,看到這些討論時不禁思考:在交通意外中,男性司機的數目的確較少嗎?
2024年4月24日
詳細內容
當自閉症譜系孩子的社交導師
星期五下午,小樂和心心媽媽正在享用下午茶,享受接放學前的悠閒時光。正當她們聊得起勁時,心心媽媽的電話響起,她一看來電顯示,便皺著眉的步出餐廳接聽電話。良久之後,她垂頭喪氣地回來︰「唉,心心的老師又打來了。」 「又?他經常打來的嗎?」 「是的。」 「心心沒事吧?」 心心媽媽猶豫了一下。「喔,其實一直沒機會告訴你,心心在老師的建議下,做了個評估,確認了是自閉症譜系兒童。」
2024年4月11日
詳細內容
第一頁
上一頁
3
4
5
6
7
下一頁
最後一頁
預約申請
e-服務查詢
性教育資源訂購
家計會性健康網店
性問性答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