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共感共情 培養同理心孩子

參考編號: SP20211125

  • 日期2021年11月25日
  • 類別 親子王《親子談性樂》專欄
  • 對象 家長
  • 作者教育組 梁祖詠
  • 主題 性教育, 家庭生活教育

某假日在餐廳午膳時,遇上鄰桌的淘氣三兄弟妹,年紀約為五歲至八歲。哥哥和弟弟在用膳時不停互相捉弄,拉扯對方衣服,年紀最小的妹妹則安靜地在一旁吃飯。可能弟弟想拉妹妹「參戰」,便開始拉扯妹妹的吊帶裙。可憐的妹妹一時失去平衡,連人帶餐盤跌倒地上。家人見狀立即說出一句:「玩到咁污糟!有無搞錯呀?」再扶起滿身食物的妹妹。一輪責備後,卻沒有人問問弟弟,嘗試了解他到底為何有此行為,或向他解釋行為不對的原因。

 

兩類型的同理心

身為旁觀者,筆者當然繼續用膳,不想「阻人教仔」,但內心其實有點於心不忍。為人父母,照顧子女之餘還要兼顧教養,絕非易事。為此,很多家長着眼於孩子的言行舉止,在管教的過程注重糾正其行為,卻往往忽略了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大致可分為兩種:「情感型同理心」和「認知型同理心」。具情感型同理心的人,能感受他人情緒;具認知型同理心則能夠了解他人的心理觀點,善用邏輯推算下一步。因此,富有同理心的孩子懂得換位思考、顧及別人感受和控制情緒,明白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和「玩樂」要劃下界綫,這是成長教化的重要元素,也有助孩子將來的人際和兩性關係發展。

 

家長想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首先要多引導他們表達感覺,例如「跌在地上感到痛楚,所以想哭了,對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問孩子涉及角色代入的問題,例如「如果你是卡通片中被欺負的孩子,你有甚麼感覺呢?」然而,某些部分還是需要由家長做起,例如多向孩子表達自我情緒。慢慢地,孩子會由只注重自身感覺,發展成理解周遭環境情況,理性與感情兼備。

 

家長要先保持冷靜

套用於上述情況,媽媽可以先關心妹妹有沒有受傷,表示明白跌倒地上的痛楚作安慰;及後再向兄弟表達不應該拉扯妹妹的衣服,妹妹會因為衣服遭扯開而不舒服,在公眾地方玩耍也有可能受傷,令媽媽擔心。在這種共感共情的話語中,孩子們所感受到的是媽媽的關心和擔心,而不是冷酷無情的責備。

 

孩子在公眾地方失儀,家長難免火冒三丈,但在情緒爆發前,請先冷靜一秒再決定第一句衝口而出的話。當孩子做錯事後,只面對責備,卻得不到體諒、表達或自我解釋的機會,亦沒有獲得一步步的引導學習何謂對錯,除了令人擔心他們日後再犯錯時會傾向隱瞞以逃避指責外,更擔心的是孩子日後面對別人的錯誤時,也只會以強勢的指責來處理,而不懂得傾聽或理解。俗語有云:「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讓孩子模仿。由家長先做榜樣,再培養孩子,自然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