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ONG呀TAG!】標籤 X 性文化 展覽 暨 工作坊 2024
有人說,標籤是雙刃劍,因為有了它,我們可以節省時間,簡單直接了解一個人的特質;但亦因為有了它,我們更容易對他人一秒建立偏見,伴隨之是種種歧視的誕生。究竟社會上不同群體是如何面對標籤?而青少年被標籤時,又應如何自處?
承蒙吉利德科學基金的贊助,家計會青年性教育義工組「面不紅研究社」於2024年4月8日至6月29日在家計會活動及資源館舉辦了期間限定【WRONG呀TAG!】標籤x性文化展覽,透過互動裝置展覽與青少年探討標籤的由來,並舉行多場活動及工作坊,與他們交流對標籤的看法。
展覽分了五大區域,分別是「甚麼是標籤」、「#當標籤是來自於......刻板印象 Stereotype」、「#當標籤引來了......偏見 Prejudice」、「#當標籤演變成...... 歧視 Discrimination」及「#面對標籤......活出自我的標籤 Self Tag」。當中以深入淺出的方法,讓公眾了解標籤的存在及影響。展覽其中一個環節是分享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故事,透過了解他在學校面對各樣的挑戰,參加者能覺察社會上的「刻板印象」和「偏見」怎樣令他人在沒有對主角很認識的情況下,「自然」對主角做出歧視的行為,讓參加者反思自身對性/別小眾與愛滋病病患者的看法,檢視社會標籤的對個人價值觀影響。
除了設置展覽,家計會亦舉辦了5場工作坊,以有趣的活動,讓參加者互相交流對標籤的想法:
- 「安全套製作工作坊」—讓青少年參加者製作安全套,打破對「性」的負面印象,了解性健康的資訊。
- 「施主放下啦」書法手寫班」—以書寫讓青少年參加者思考對被別人貼上的標籤如何適時放下。
- 「亞加力膠板字畫工作坊」—創作以「我」為題的字畫,重拾對自我的肯定。
- 「單身即...? 電車尋愛之旅」—以虛擬戀愛遊戲,反思個人對戀愛、性別及標籤的態度和看法。
- 「My Tag My Choice」J.Arie 關於標籤分享會—J.Arie以藝人視角,與青少年參加者分享面對標籤時,應如何自處。
參加者十分欣賞工作坊的內容,有參與電車活動的青少年更表示「活動非常新鮮,可以適時交流觀念和想法,感覺很特別。」
是次參觀展覽及參與工作坊人數共有993人,職員及義工共提供了60次的導賞服務。參加者均表示展覽有助他們思考不同群體所面對的標籤、了解對他人存有負面偏見可能會演變成歧視行為,也增加個人對不同群體如愛滋病病患者的了解,並期望將來有更多不同性教育主題的展覽。